他山之石:美国的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和一些观点
来源: | 作者:一带一路工委会 | 发布时间: 2017-05-08 | 807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汇编: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刘鹏教授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中说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关注其他国家的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不仅对中国智库的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相关决策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刘教授客观地介绍了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研究的一些观点。

“一带一路”主要是经济意图

   有不少美国智库认为“一带一路”主要是经济意图。布鲁金斯学会20157月发表了研究报告《中国崛起成为区域与全球大国:亚投行与一带一路》。该报告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目的是为了建设陆上和海上的基础设施,应对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希望通过外部输出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该机构2015年的专题研究报告《全球舞台上的习近平:中国强势领导人的外交》也认为“一带一路”主要是建设沿线基础设施,为中国过剩的产能提供出路。

  “一带一路”将使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市场一体化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副主任包道格在2015年的战略报告《中国对美国再平衡的制衡》中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通过基础设施来拓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这将使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市场一体化,并建立更紧密的相互依赖。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16年发表了对“一带一路”的评估报告,该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此前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升级版,是为了输出国内过剩的资本;能源进口多元化、建立多条对外通道具有地缘战略的考量,但“一带一路”主要还是为了实现经济目的。“一带一路”的经济目的包括通过对外开放的方式实现边疆落后地区的发展,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帮助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获得新的贷款和资本,测试大型国有企业能否在竞争性行业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最终要强化并实现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力量中心和影响中心这一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迎合了全球对资本、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但是互联互通要解决后勤保障、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问题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Dollar认为,“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外部刺激太小,不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大的影响。皮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Djankov6位研究人员2015年共同撰写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动机、范围与挑战》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试图通过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将“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联通,但互联互通面临着后勤保障、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美国进步中心Ariella Viehe等三位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迎合了全球对资本、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但应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新美国安全中心Jacob Stokes认为,如果“一带一路”成功实行,中国将成为欧亚大陆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但如果中国不能巧妙的平衡外交、投资和政治影响力的关系,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并没有准备的冲突之中。

     胡佛研究所的Michael D. Swaine认为,“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中国在“一带一路”上投入资源的能力和意愿、中国领导人和企业将这些资源应用于沿线国的能力以及“一带一路”为中国和沿线国所能带来的收益。为此,“一带一路”需要根据经济原理以及对当地情况的准确理解来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其中最大的风险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对风险和他国的担忧的能否正确认识。 

亚洲地区对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使得“一带一路”会成功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Johnson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志在必得,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该中心Robert Sutter 和 Chin-Hao Huang认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都是中国利用经济实力影响东南亚国家的手段,试图扭转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整体走势,但是否奏效还很难说。东南亚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非常关键,但中国在东南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还面临很多挑战。从操作层面来看,参与“一带一路”的部门众多,协调这些部门难度很大;此外,投向“一带一路”工程的贷款和项目面临着很高的违约风险;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要面对当地的政治、安全和环境风险。但亚洲地区对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需求迫切,“一带一路”至少会部分成功。

各国都希望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一带一路”倡议有改变欧亚大陆地缘经济的潜力,如果能够稳妥推进,这将证明中国有着长期进行结构性投资的眼光

    美国智库也非常关注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Alexander Gabuev研究员指出,尽管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对“一带一路”最初反映冷淡,但受中国在“一带一路”巨大的投资所吸引,为了各自国内的利益都希望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François Godement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改变欧亚大陆地缘经济的潜力,如果能够稳妥推进,这将证明中国有着长期进行结构性投资的眼光。

欧盟应抓住机遇成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跟随者

     皮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Simeon Djankov研究员认为,中东欧国家希望获得“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投资和贷款以及随着而来的基础设施,但“一带一路”不仅是硬件的连通,海关检疫等软件方面也需要连通。

     威尔逊国际中心研究员NicolaCasarini认为,“一带一路”带来了中国在欧洲投资的增加,中国借此希望增加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欧洲国家也希望利用中国的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挑战和风险的研究

     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整体而言并不深入,但其对我国智库的“一带一路”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对挑战和风险的研究,他们指出“一带一路”风险和挑战既来自于中国自身的官僚体系,也来自于境外的经济风险和非经济风险。类似的分析既可以理解为“挑刺和找茬”,但也为中国智库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挑战和风险肯定是存在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智库除了对“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展研究之外,对风险和挑战开展前瞻性研究是其重要职责。类似的研究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互联互通建设中的国别风险、投资面临的环境风险、境外投资的金融风险、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执行难题等。 

关注“一带一路”与现存国际秩序的关系 

     美国智库的“一带一路”研究区别于国内智库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关注“一带一路”与现存国际秩序的关系。“一带一路”是现有国际秩序/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但这一论述的完备性和详实性仍有待论证。具体而言,中国智库应该探讨“一带一路”与现有美国主导的盟国体系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多边秩序的关系、“一带一路”与现有贸易体系、投资体系的关系等。(编辑:“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

          

 

 

​      相关阅读
共商   共建   共享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五通发展  |  金融服务  |   智库服务国际合作   |   百园千企 |   企业风采 |  联系我们